〈請祝我,母親節快樂〉
只要時鐘踏入00:00,我跟Mo的新書《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》就會在網路通路率先開賣。
這件事情到底期待了多久呢?從移居臺灣開始?還是應該從計劃合寫一本散文開始?
從捷克回來便著手這本散文,直到去年九月初見曙光,興沖沖地跑到臺北跟寶瓶總編見面,然後簽約。一切看似簡單的步驟卻歷經五味雜陳。
一開始,我把書稿投給對我有知遇之恩的出版社,對方婉轉地表示,書市不好,出版社有出版社的難處,我表示理解,於是和Mo向外尋找其他的可能性,期間有一家出版社說願意幫我們出版,但首兩千冊沒有版稅。雖然苛刻,但比起其他石沉大海的出版社,有回應總比沒回應的好。
我們也考慮過集資,用優惠價接受預購,盡可能不要動到我們那少得可憐的存款,只要能夠出版想寫的書,放下一點點的尊嚴,還是值得的。後來我找到寶瓶,問他們接不接受自資出版,寶瓶主編說沒做自資,問我們想出什麼書,我回答她是旅遊散文。
寶瓶的員工只有九位,一位發行,一位會計,一位行銷企畫,一位美術編輯,一位印務,四位編輯和一個主編,小規模,卻在出版界穩穩的佔了一席位,寶瓶出品幾乎是信心的保證。
主編和編輯很有眼光,總是做出暢銷和具有影響力的書籍。小小的一家出版社,每個人都對做書充滿熱情,為了把他們認為值得的書賣出去,有時候甚至會粉墨登場。
「要不你把已經寫好的書稿發給我看看,但我可能要過幾天才能回妳喔~」寶瓶主編說。
眼神發出一絲小光芒,我說好。
沒想到不過兩個小時,就收到主編的回信:「故事很好看,所以一氣呵成讀完了。」
當時我跟MO剛好坐在前往西貢的小巴上,我開心地「哇」了一聲,隨即掩住嘴巴,小小聲又不失興奮地對MO說:「寶瓶說對我們的書感興趣耶~」
我就知道,只要不放棄,機會終有一日會來到你的身邊。
在書封出來以前,我一刻也不敢放鬆,社會動向千變萬化,一天沒印刷一天都有機會變卦。我就這樣戰戰兢兢走到今天,好不容易終於要在5/11開賣了。
在接下來的日子,我每天都會大聲喊,或許你看多了會覺得膩,但我們寫書就是為了把書賣出去,為了讓更多的人讀到它們。如果書上架了,我們就安靜了,那麼過去一年多所做的事情就會失去意義。
大聲喊這個動作很商人沒有錯,可是如果不這樣做,我們的心血最終就會淪為按重量算的廢紙。
5/11零時零分,#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 準時上架喲~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3cg4Ovc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yGAbR1
誠品:https://bit.ly/2A4KKNX
讀冊:https://bit.ly/3fonDhA
momo:https://bit.ly/2WzPTFq